Slide Projecct
Kokomo Product Design
傳統尋找心理諮詢的方式,往往讓需要幫助的人在邁出第一步前已耗盡力氣。我們重新定義服務模式:讓心理師攜帶專業工具,主動走進他們關心的族群。當每位心理師成為服務主體,心理健康不再受限於傳統方式。
The problem, challenge and goal
The Problem
全球心理健康危機日益加劇,以台灣為例,2020年精神疾病盛行率達23.8%,2022年精神科就診人數達313萬人,而2023年憂鬱症患者更估計有200萬人。更值得注意的,在需要專業協助的個案中,僅有30%能獲得適當治療,特別是50歲以上族群中約144萬人有憂鬱症狀。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即使83%的人認為就醫便利,但實際尋求醫師治療的比例僅27%,最終獲得有效治療的更降至11%。這凸顯出專業心理諮商服務的可及性與使用率之間存在明顯落差。
來自 Kokomo.life Research
在 Kokomo.life Research 的研究報告中,可以發現幾個問題分類:依序為學校心理諮商的人數不足、心理師水平不均、推薦自助工具、強調與個案互動、AI Chatbot 與資訊安全考量等問題與個案不敢進入求助於專業協助。
這些問題再依序我們可以整理成:
人力資源缺口:學校心理諮商服務面臨人力不足困境,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需求。現有心理諮商人員工作量已達飽和,影響服務品質。
服務品質差異:心理師專業水準參差不齊,導致諮商服務效果不一致。這不僅影響治療成效,也可能降低求助者對心理諮商的信任度。
創新解決方案:
開發智能化自助工具,提供初階心理支持
強化個案互動模式,建立更有效的治療關係
導入 AI Chatbot 技術,擴展服務觸及範圍
建立完善的資訊安全架構,確保個案隱私
基於這些發現,我們將解決方案歸納為四大方向:
提升個案互動效能
開發多元族群服務方案
改善心理師專業發展體系
整合 AI 技術應用

The challenge
競品分析與產品定位
有了問題探索後,競品分析能夠快速了解市面上的產品與各產品上的差異化:

市場定位與目標客群
所有產品都鎖定需要諮詢的民眾作為目標用戶
主要提供心理健康相關服務,但採取不同的服務形式和切入點
服務形式差異
Better Help 和 Far Hugs 專注於連結真人諮商師
Youper 和 Earkick 則主打 AI 互動與情緒監測
Wysa 結合了 AI coaching 與認知行為療法等專業技術
主要痛點與限制
AI 對話的限制普遍存在(長度、深度、連貫性)
使用者需要較長時間建立使用習慣
部分服務需要額外認證或等待時間(如 Far Hugs 的諮商師配對)
創新功能
Earkick 整合穿戴式裝置功能
Youper 提供情緒模擬測試
多數產品都在嘗試將 AI 技術應用在心理健康領域
綜合來看,成功的關鍵似乎在於如何將 AI 技術與專業心理健康服務有效結合,透過訪談、二手研究與競品分析,我們發現多數產品維持在媒合或是個案自我救助的情境,但鮮少適用於個案與心理師的連結。
Goal
Target user
18 - 30 歲的需要情緒支持的年輕群體
尋求心理支持的一般民眾:有情緒困擾但因經濟考量暫時無法接受正式心理諮商的族群
重視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的族群
高中職輔導室、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實習心理師
資源不足的城鄉地區民眾、心理師

Kokomo 以連結心理師與個案為出發點,為心理師、心理諮商所與個案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助力心理師更有效地幫助患者。Kokomo 是一套希望將心理師所需的工具集結在一處並與心理師本人緊密結合,我們相信,節省下來的時間和心力成本,能讓心理師更加專注於學習和治療,而不是瑣碎的事務,這將直接提高心理師的服務質量,也讓心理師有更多時間照顧更多的個案。
Innovation Value
我們的核心優勢在於提供高度客製化的專業工具平台。這不僅侷限於諮商工具本身,而是涵蓋心理師執業所需的各個面向。透過深度訪談與二手研究,發掘並回應心理師的實際需求,打造真正貼近使用者的解決方案。

Kokomo 期望諮詢的流程不再只是單向線性,例如只是從心理師到個案,我們也希望個案能夠主動回饋建立起正向循環。

詳細的研究請看:Kokomo.life Research
整合性解決方案
在研究與競品分析的發現後,我們提出預約與金流工具、個案工具、AI 學習夥伴、AI 迷你心理師工具、逐字稿與總結工具,針對第一階段 MVP 的部分,我們以 AI 為主並提供以下的工具。

研究分析與市場需求與可行性上,提出以下整合性解決方案:
1. 提升個案互動效能,降低就醫障礙,透過 Journey Buddy 與 Pocket Therapist 雙軌並行的 AI 輔助系統,為個案提供 24/7 的心理支持。
2. 開發多元族群服務方案,基於生成式 AI 技術的語言理解能力,我們的系統能根據不同年齡層和族群需求,提供客製化的互動模式,未來階段可結合情緒識別技術,及時發現可能的情緒困擾,主動提供協助或轉介建議。當然這也會需要心理專家的協助監督。
3. 改善心理師專業發展體系,提升服務品質,與心理專家一同打造 Learning Companion 專業成長平台,協助他們掌握最新的治療方法和案例研究。同時 Transcript and Summary 工具能自動整理診療記錄,生成結構化摘要,提升工作效率。
4. 整合 AI 技術應用,擴大服務覆蓋範圍,我們的 AI 解決方案特別著重在:
24/7 全天候服務可用性
快速且精準的決策支援系統
自動化流程優化
資源智能分配
How

Journey Buddy 是一套深度整合的治療輔助工具,專為追蹤和預測使用者的情緒變化而設計。它結合了三大核心功能:AI 角色陪伴、客製化心情日記和情緒檢測。系統透過生動的表情符號和視覺化圖表,幫助使用者更直觀地記錄和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特別的是,其表達性藝術分析功能能讓使用者用更創意的方式來表達內在感受,使情緒追蹤變得更有趣且個人化。Journey Buddy 主要用於專注於情緒追蹤與預警,協助使用者記錄情緒變化並預測可能的情緒循環,讓使用者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

2. Pocket Therapist 將生成式 AI 與專業督導經驗相結合,創造出一個注重支持性陪伴的AI助手。它的特色在於維持清晰的專業界限,不提供直接的治療建議,而是著重於情緒支持和陪伴,透過溫和的對話方式,幫助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情緒上的支持。

3. Learning Companion 結合生成式 AI 與專業培訓框架,為心理師打造個人化的學習體驗。它理解心理諮詢工作的獨特性質,特別是其需要持續督導和自我提升的特點。系統能夠協助心理師強化評估技巧,提供系統性的問診協助,並協助收集來訪者的歷史和現況資料。

4. Transcript and Summary 這是一個諮詢後工作流程的智能系統,結合生成式AI與語音辨識技術,為心理師提供即時的會談記錄和摘要服務。系統能自動生成詳細的會談記錄,支援心理師的自我反思和督導需求。
Mock ups



最後呼籲:若對此 Side project 有興趣的同伴請直接與我聯繫!謝謝
Kokomo.life
Kokomo 針對上述的研究提出了『心理師和個案設計的產品,改變個案需自行尋找心理師的困境與使心理師攜帶我們開發的工具,深入各個角落,服務他們關心的人群,讓心理師成為服務的主體。』的概念並依此概念發展工具作為回應。